骑马时,骑手通过手中的缰绳来控制马的方向,而缰绳连接的就是衔铁,也就是常说的“嚼子”。
不同的马匹根据其从事的运动类型、本身的素质以及与骑手的配合程度,包括骑手的技术水平,会使用不同的衔铁。同一匹马在不同阶段也可能需要更换衔铁。
衔铁通常位于马舌头的上方,起到传递指令的作用。
在训练中,马匹被教导在衔铁收紧时停止前进。当骑手动左右手时,比如要向左转,左手对缰绳的拉力会略大于右手,马会感知到这种力的差异,从而向左转弯。经验丰富的骑手和马匹之间的默契配合会表现为动作的轻柔与协调。
马匹是非常敏感的动物,如果训练得当且骑手操作得当,它们能够感知到微小的动作变化。
如今,也有一些人尝试不依赖衔铁与马匹进行交流,寻找更自然的沟通方式。
甚至有一些经验丰富的马主或骑手,在与马匹建立了深厚的默契之后,能够找到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,即使在没有缰绳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也能配合默契。然而,这种沟通方式难以广泛推广,因为它要求人与马之间有着极高的信任度和了解度,能够准确理解彼此发出的信号。